从前有座山,山上有座城,
城头没得神,住老一群重庆人。
男的黑耿直,女的黑巴适,
火锅没得海椒他们从来不得吃。
我斗是这首《我是重庆崽儿》里面唱哩土生土长哩重庆崽儿。
从我出生以来,我就一直住在人民公园的脚下。对头,没得错,是在公园的脚下。毕竟重庆是座山,公园也是在山上建起来的,日本电视台也曾到人民公园取景,对重庆这种依山而立的城市特色进行了报道。
小时候,大人都说解放碑是上半城,而我住在下半城,连接上下城的就是人民公园。
三年级的时候,我在一回期末考试达成了双百分的成就,班主任就说带我去吃肯德基。在那之前,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,是周末的时候,妈老汉带我去大都会六楼买的一个鸡腿,吃得满嘴满手都是油。
而肯德基是只在电视广告里面出现的高档产品,从来没想过它到底是撒子滋味儿,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顿肯德基。
9岁的我穿着衣柜里头最漂亮的小裙子,背起小书包,在不用上学的一个周末来到了学校。在校门口和漂亮的班主任碰了面,我们爬了很多步楼梯才走到人民公园的山脚下,又爬了很多步楼梯才走到了上半城。
上半城的地很干净,也很宽,没得妈老汉一路,我有点儿紧张,悄悄咪咪地把脚往老师那里靠。走过了摆满电器的的新华路,还有卖油漆的五一路,路过了我最爱的好吃街,就能看到解放碑。
我和老师坐在肯德基二楼的窗子边边儿,能直接看到解放碑两边的重百大楼和美美。
小学毕业了,我就在解放碑29中读书,天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人民公园。在路上,能看到很多跟我一样住在下半城的人,穿着校服,一边走路一边吃早饭。
人民公园的路灯时好时坏,冬天放学外面天都黑了,公园里阴森森的,我心里面也怕兮兮的,飞快地跑回了家。
重庆的夏天总是爱下暴雨,只要踩到了松动的地砖上,就会有污水溅起来。有时候还会想,要不从凯旋路或者小什字绕过去。可是,可能会迟到,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走人民公园这条路,一走就走了5年。
高三那一年,要到化龙桥那边去住读,基本上就没有走过人民公园了。高中毕业之后就到外地去上大学了,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家,和家人朋友一起逛街吃饭就会约在解放碑。
过了这么久,再次路过人民公园,各种建筑隔板和砂石堆在路边,原来是在进行大改造。
锤子的敲打声把叽叽喳喳的鸟叫淹没了,周围的居民也不到公园里散步了,遛鸟的大爷也不见了,跳坝坝舞的嬢嬢不晓得去了哪里,人们只想加快步伐早点离开。
新华路的路边没有摆着电器,卖油漆的五一路只剩下一边,全都是美食小店,还有一些扎根在五一路的老装修工人,坐在红绿灯旁等着业主来“认领”。
肯德基还是那个肯德基,但是游客太多,我也有六七年没有去过了,美美也不叫美美了,现在叫重庆时代广场。
大学毕业回到家里,我妈看我天天在家呆着不出门,非要拉着我去看她跳坝坝舞。
那些石头堆砌成的台阶没了,都换成了有棱有角的水泥,也没有踩一脚会溅出污水的地砖。公园里还建了公共厕所和便民饮水机,不过饮水机平时没水,国庆节这样的节假日才会有水。
亭子也修葺一新,旁边的垃圾桶也跟随着国家的号召,分了类,不知道如果郭沫若、矛盾等文人回到这里,会有何感想。
白天,遛鸟的大爷带着鸟笼出来了,鸟语花香,十分和谐。还有老人在打太极,也有年轻人在跑步锻炼,和从前没什么两样;到了下午和晚上,嬢嬢们出来跳坝坝舞了,也有大爷大妈做着健身操,十分热闹。
一直到晚上九点左右,人群渐渐散去,这个连接上下半城的通道终于安静了下来。时不时能看到几个从上半城回家的人,拖着疲惫的身子,走过人民公园,回到属于我们的下半城。
现在我偶尔也会路过人民公园,看着又整洁又好看的人民公园,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。